清明时节寄哀思,红色精神永传承。为缅怀革命先烈,厚植家国情怀,3月31日,唐县职教中心组织百余名师生代表前往白求恩·柯棣华纪念馆,开展“赓续红色血脉 争做时代新人”主题教育活动,通过沉浸式实践教育引导青年学子铭记历史、砥砺前行。
01
行前动员:以脚步丈量信仰
清晨7时30分,师生齐聚操场。马占稳副校长在动员讲话中强调:“白求恩和柯棣华医生用生命诠释了国际主义精神,他们长眠的唐县大地正是我们身边的红色课堂。今天的每一步行走、每一次瞻仰,都是对初心的叩问。”随着鲜红的校旗迎风展开,队伍踏着整齐的步伐向纪念馆进发。8公里的徒步路程中,师生们自发唱响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,嘹亮歌声回荡在春日的街道。
02
庄严仪式:以鲜花寄托追思
上午9时许,活动在纪念馆纪念广场正式拉开帷幕。四名学生代表托起花篮,缓步拾级而上,将承载着敬意的白菊轻放在纪念馆内。全体师生肃立默哀三分钟。
学生代表发言:“作为未来新时代青少年,我们将以白求恩精益求精的精神为灯塔,用专业技能铸造美好未来。”
沉浸教育:以文物对话历史 仪式结束后,师生走进纪念馆展厅,同学们直观感受到跨越国界的大爱。这些文物不是冰冷的展品,而是穿越时空的精神火炬,照亮我们奋进的道路。
03
薪火相传:以行动践行誓言
活动尾声,马占稳副校长寄语青年:“最好的缅怀是传承,最高的致敬是奋斗。希望你们将今日所见所感化为技能报国的动力,在新时代续写‘毫不利己、专门利人’的青春篇章。”返程途中,学生们自发清理沿途垃圾,用文明实践诠释责任担当。
此次清明祭扫活动通过“行走的思政课”形式,将仪式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,让红色基因在职业教育沃土中生根发芽,培育更多德技并修的新时代工匠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